失智症的各種症狀並非同時發生,而是生活中一點一滴慢慢出現,若不特別留意,常會誤以為是一般的老化,延誤就醫。最新的觀念是將失智症的治療提早到極早期,在大腦尚未嚴重受損前,即接受治療。
「少輸為贏,」美國署立阿茲海默症中心副主任伍壯國在失智症聯合學術研討會中比喻。由於現有的醫藥對失智症的病理變化使不上力,頂多只能減緩病情惡化的速度,因此幫助人們在患病極初期阻斷發展,讓它沒有機會對大腦產生更大的影響。
失智症的各種症狀並非同時發生,而是生活中一點一滴慢慢出現,若不特別留意,常會誤以為是一般的老化,延誤就醫。最新的觀念是將失智症的治療提早到極早期,在大腦尚未嚴重受損前,即接受治療。
「少輸為贏,」美國署立阿茲海默症中心副主任伍壯國在失智症聯合學術研討會中比喻。由於現有的醫藥對失智症的病理變化使不上力,頂多只能減緩病情惡化的速度,因此幫助人們在患病極初期阻斷發展,讓它沒有機會對大腦產生更大的影響。
這個好玩。
精神科醫生朋友傅來的
請從1開始,依順序點到50
http://zzzscore.com/1to50/en/
用手指,按1開始,看看自己有沒有腦退化
繼續閱讀
失智症大致上算是種富有世界的疾病,因為壽命延長之時,失智症也會變得愈來愈常見。
中國在這方面正急起直追,
平均壽命從1960年的45歲增至目前的77歲,
人口亦快速老化,目前有1/6的人口超過60歲,
到了2025年,比例將升至1/4。
中國已有約900萬人患有某種形式的失智症,
為人口相當、但組成較年輕的印度的4倍。
中國的失智症患者中,近2/3為阿茲海默症患者;
自1990年至今,中國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已增為3倍,
預計到了2050年,患者人數更會增加3倍,成為現在的4倍。
健忘和失智不同,可能在任何年紀發生...
「我吃過藥了嗎?」 「好像有,又好像沒有…」
「我有關瓦斯嗎?」 「好像有,又好像沒有…」
電視廣告裡的兩位老年人記憶力衰退的場景讓許多人心有戚戚焉,
不只是上了年紀,
包括許多上班族和青少年也都發生過類似忘東忘西的「健忘」狀況。
健忘和失智不同,可能在任何年紀發生;
如何擺脫健忘症頭,讓腦袋瓜更靈光,我們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不少罹患失智症,尤其是阿茲海默症的病人有睡眠和生理時鐘障礙,例如才吃過晚飯就要上床睡覺,半夜經常醒來,甚至遊走。也有失智病人一大早就把家人全吵醒、白天嗜睡、日夜顛倒等等,是照顧上的一大難題。
國際失智症協會今天發布2015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估計今年新增的失智症者有990萬名,平均每3秒就有1人失智,花在失智症者的照護成本是8180億美元,3年後將破1兆美元。(by 中央社 http://bit.ly/1fDfxRO)
4個保持心智敏銳的簡易步驟:
● 多做運動
研究顯示,當原本成天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懶人開始健身時,變壯的不只是手臂和腿部的肌肉,連大腦的重要部位也會更加強健。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長壽研究中心的主任蓋瑞.史摩博士表示:「想鍛鍊腦部肌肉,毋須從事鐵人三項之類的劇烈運動,只要將車子停在距離目的地還有一段路的地方,多走幾步路或多爬樓梯就可以了。緩步開始,逐漸加強,便能日起有功。」
● 鍛鍊心智
一般人會聯想到字謎遊戲,但史摩博士表示,其實所有智力訓練都有助於遠離阿滋海默症,例如上課或與朋友聊政治。只要避免與人疏離,就能獲得雙倍的好處:研究顯示,朋友間的往來聯繫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達60%之多。
大腦細胞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越來越少,三總和中醫界組成的團隊發現,將當歸、黃耆、人蔘等9種中藥調配的複方藥劑,經過4星期動物實驗,腦神經細胞都出現新生細胞,未來能運用在預防腦部老化、老人失智以及腦中風等保健,對民眾來說可說是一大福音,那吃人蔘雞湯也有相同效果嗎?中醫說,中藥能補氣,但沒有複方效果來得好。
到中藥行抓藥,治病兼養生,其實中藥還能預防老人失智,甚至腦中風。中醫師李政育:「可以延緩帕金森氏症惡化,也可以對中風或者修復腦震盪後的修復,或者是腦膜炎後,會引起的行為動作,一些控制失調。」
漱口這個動作,其實好處很多。醫師發現,漱口可以按摩腦部,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不但能增強記憶力、防止老年痴呆,還可以達到皮膚緊緻的效果,華視獨家報導。
五位阿嬤排排坐,大家很整齊的在咕嚕咕嚕漱口,原來她們漱口不是在清潔牙齒,而是為了要提神,不只阿公、阿嬤,連這位年輕的李小姐最近準備英文檢定考除了在唸書,都在每天不嫌嘴巴酸喝水也都在漱口,就是為了單字背多一點。
2011/01/07 03:35 F50陳宜君
(法新社華盛頓6日電) 今天發表的1項研究報告指出,美國科學家可能已發現1種新方法,利用血液檢測搜尋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線索;這項發現若被證實可行,可擴大應用至其他疾病。
斯克里普斯研究機構(Scripps ResearchInstitute)的柯達戴克(Thomas Kodadek)說:「若這方法對阿茲海默症管用,就顯示這是相當普遍性的平台,可能對許多不同疾病也管用。」他在期刊「細胞」(Cell)發表研究成果。
隨著生活習節奏的加快,現代人普遍感到頭腦疲勞,為了保持年輕而充滿創造力的頭腦,必須避免諸多生活上的壞習慣,如抽菸.暴飲暴食.蒙頭睡覺.帶病用腦等。因為這些壞習慣會導致大腦變遲鈍。
1.<長期飽食>
現在營養學研究發現,進食過飽後,大腦中被稱為『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的物質會明顯增多,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能使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動脈粥樣硬化。長期飽食,勢必導致腦動脈硬化,出現大腦提早衰退和智力減退的現象。
2. <輕視早餐>
不吃早餐會使機體和大腦得不到標準的血糖供給,大腦的營養供應不足,久而久之對大腦有害。此外,早餐質量與思維能力也有密切聯繫。據研究,一般吃高蛋白早餐的兒童,在課堂上的最佳思維普遍相對延長,而吃素的兒童精力下降相對較快。
3.<甜食過量>
2010/12/14 10:05
(路透芝加哥13日電)美國研究人員今天表示,高濃度的所謂「好膽固醇」,除了對心臟有益處,也可避免罹患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他們針對65歲以上民眾進行調查,發現體內有極高的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者,較含量極少的人,未來4年罹患阿茲海默症機率少6成。
研究人員發現,不論是體內自然形成的高密度脂蛋白或攝取廣泛使用的斯達汀(statin)藥物以增加體內的「好膽固醇」,都有相同作用。
這項研究點出預防阿茲海默症的可能方法。
醒腦瑜伽-沒有老人痴呆症.
Your Poor Memory can be Improved by One Simple Exercise
雙手交叉, 手指握著耳珠, 蹲下.... 每天做三-五分鐘 .... 避免老人痴呆症 .... 值得 !!!
按此觀看 :http://www.homeopathyplus.com.au/superbrain.html
失智症是阿茲海默(Alzheimer)症、額顳葉型失智症等等疾病的通稱,患者會出現記憶力、判斷力、注意力、語言等方面的障礙,實際表現可能包含記憶力減退、無法表達言語、喪失時間概念、亂放東西等等。
目前台灣預估失智人口數為17萬人,但實際領有失智症身心障礙手冊約2萬人,也就是說目前約還有15萬人是隱藏在社區裡,現在每7秒(全球)就會增加一名失智症,所以失智症議題令人更需要關注!每個人都可能失智,加上台灣社會逐漸高齡化,這是一個會發生在大家周遭,所有人都需要關係、了解、協助的議題。
關心「失智症」幫助了誰?
失智症這個議題的相關人員包含了失智者本身,失智症的家庭、失智症陪伴者還有相關社福機構。
很多人把失智症當成「老人失智症」,實際上失智症並非老人的專利,越來越多年輕人得到失智症,了解失智症,也可能幫助到你自己。
「失智症」需要什麼資源?
2010/09/14 04:11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
醫師預估,台灣失智症患者將於民國125年達到30萬人。醫師提醒,失智症候群患者有6成為阿茲海默症,其餘4成可能是腦部感染、腦中風、頭部外傷、水腦症、神經性梅毒等疾病導致,及早找出病因,可避免失智惡化。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昨天指出,台灣失智症盛行率約5.3%,推估目前全台約14萬名患者。台灣失智症協會常務理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甄瑞興預估,20年後患者將以倍數成長。
重點提要
■阿茲海默症的發生率隨著年紀增長而增加,目前還沒有有效的療法。
■一些新藥物的臨床測試失敗,可能是因為服用的時間太遲了。
■利用新技術追蹤症狀出現前的分子變化,讓研究人員能在藥物發揮作用的時間點測試藥物。
哥倫比亞作家馬奎斯在他的魔幻寫實巨作《百年孤寂》裡,描述一座虛構的叢林村莊「馬康多」,書裡常被提到的情節,是當地居民罹患一種讓人失去所有記憶的疾病,它抹除了「物品的名稱與概念,最後是人們的身分」。直到一名流浪的吉普賽人帶來一種「淺色液體」,才讓居民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