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份有關虹膜學的著作,對其發展過程都有很詳細的描述。姑且不論這些記載是否屬實,總之,今天的虹膜學已發展的很好,這裡我們只簡單地就其發展史作一概略的介紹!匈牙利布達佩斯附近的一位醫師衣納茲凡比撒里(Ignatz Von Peczely),在他十歲的時候,偶然地發現從眼睛可以觀察到一種自然記錄的現象。有一天他和他的貓頭鷹玩耍時,不小心把貓頭鷹的腿折斷了;這時他發現這隻鳥眼睛虹彩的下半部出現了黑色的條紋,而這條黑紋正對應於斷腿的位置,最後,這條黑線變成了一個極小的黑點,外邊繞著一個白圈。這個童年時的偶發事件在這位未來的醫生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比撒里醫師在一所教學醫院的外科病房工作,這給了他一個很好的機會去觀察那些手術前後病人的眼睛虹彩。從這些病例觀察的記錄上,他描繪出第一張虹彩圖。
起初,比撒里醫師並沒有注意到那隻斷腿貓頭鷹的虹彩改變與身體上的關係,一直到一八六一年,在他為病重的母親治療時才開始注意到其間的關係!一八六二年他三十六歲時,對醫學發生了興趣,而去布達佩斯學醫。一八六四年他到維也納,一八六六年開始在布達佩斯執行醫療業務,同時出版了第一本關於虹彩醫學的書”自然領域與痊癒藝術的巡禮”(Discovery in the Realm of Nature and Art of Healing);這個工作經由德國的奧格斯(August Zoeppritz)推廣開來,艾密爾希列格(Emil Schlegel)醫師後來也出版了一本比撒里醫師的研究成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