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落公告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肥胖已是整個世界的問題,這種現象在較進步的開發中國家,或剛進入已開發的國家,更是明顯,這就不難想像,為什麼號稱具有經濟奇蹟的台灣,會把〝如何減肥〞視為人民很重要的課題。
|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減肥不只是外觀問題?
減重不但是改外觀及對自己增加自信心外,最重要是為了健康著想,醫學界己證實肥胖危健康將視為頭號殺手,威脅人類健康更遠勝於吸煙禍害,近年來的醫學研究已經證明,「肥胖」並且帶來許多併發的慢性疾病,肥胖是一項嚴重的健康問題,世界衛生組織亦非常關注及重視。根據醫學上的統計,體重愈重者,慢性疾病發生率愈高,死亡率也愈高,在醫學上統計肥胖者容易併發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中風、關節炎、呼吸系統疾病,某些癌症。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心理和社會影響
減重不但改善了外觀及自信心外,也改善了個人的健康與生活規律,因為它是一種長期對自己健康要求與慾望的控制,減重成功的人對產生較高的自律性及對健康的自覺,並帶來減少慢性疾病發生的實際好處。現今社會對人的表現常加以外觀來評論,尤其是身材較好的女性受歡迎,因此肥胖患者常被誤為好吃懶惰的訊息,雖然體重是個人管理的,這對肥胖患者是一種成見和歧視,做成心理壓力,尤其面對群眾做成害羞和情緒低落是常見的。肥胖不是一天造成的,肥胖成因複雜不是常理可以解釋的,並不單只是熱量攝取及消耗的平衡問題,所以治療肥胖應以均衝營養,控制飲食,養成運動習慣之外,應該徵詢醫生及營養師的意見,以達到窈窕+健康雙贏目的,否則,本末倒置而減重的話,只見一時成果,生活習慣未改變最後還是胖回來。
肥胖的定義
所謂肥胖,是指過度的脂肪組織堆積或由於熱量獲得增加導致體重增加而損害身體健康。體內的脂肪超過了正常比例,是因長時間熱量攝取及消耗不平衡所產生的結果。簡單的說,肥胖主要是由於脂肪量增加的結果。肥胖大致可分為二類:一為單純性(細胞大型)肥胖,係指脂肪細胞本身體積增大,而數目接近正常,通常在成年後發作,代謝上有毛病也會造成。二為續發性(細胞增生的肥大型)肥胖,是指脂肪細胞數目大量增加,且常伴隨細胞體積加大。這在胖小孩上最容易看見,也因此,胖小孩以後的減重會較為困難。
■單純性肥胖:
1. 體質性肥胖
正常人的脂肪細胞大約有250億~280億個。正常女性身體的脂肪細胞數目比男性多,所以女性比男性容易發胖。如果在嬰兒期和青春期沒有胖過,而只是由於脂肪細胞的增大,治療就較容易。
2. 獲得性肥胖
由於飲食無節制,營養過剩,導致脂肪細胞體積增大。脂肪一般堆積在軀幹,只要限制飲食及多做運動就可達到減肥效果,正常人的脂肪細胞平均直徑約67~98微米,每個細胞含脂肪量約0.6微克,當身體發胖時,細胞的體積就明顯增大。皮下脂肪細胞所含的脂肪量高達0.9微克;甚至高達1.36微克。如果突然發胖,一般只是脂肪細胞增大而已。如果發胖的過程是緩慢進行又長期持續下去的話,那時,不單是脂肪體積的增大,而脂肪的數目也同時增加。如果從嬰兒開始,體重已是超過標準,青春期又肥胖,到成年期仍是肥胖的話,脂肪細胞不單是體積增加,數量也同樣增加,治療上比較困難。
繼續閱讀
肥胖的成因
肥胖並非只是一般的身材臃腫,它是一種可以危害人體健康的病症,當能量的攝取與消耗失去平衡,這些額外吸收了的能量儲存於體內, 轉化為脂肪,就會導致肥胖,因此,額外的身體脂肪與各種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以及過早死亡有密切的關係,而肥胖是一項嚴重的健康問題,在已發展國家十分普遍。肥胖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類:1. 遺傳因素
據統計,父母都肥胖的人,他們的子女百分之七十都會肥胖的,父母中有一人是肥胖的話,他們的子女70%也有機會患上肥胖病,相對於父母體都是瘦或正常的,他們的子女肥胖的機會只有10%左右。十歲以上的兒童,尤其是女童、他們軀幹和肢體的脂肪沉積大多與遺傳有關。
還有一項有趣的觀察所得,細長骨骼的人,只有3%的男性及5%的女性體重會超重,而骨骼寬大的,有37%的男性以及67%女性體重會超重,肥胖的婦女中52%是強力型體型,而體重正常的婦女中強力型只佔1.5%而已。
2. 體內脂肪細胞增多
脂肪細胞數目和脂肪細胞內脂質含量的多寡決定人身體的胖瘦,細胞內脂質包括中性脂肪、磷脂、膽固醇等,正常體內脂肪量可達體重的10~20%,脂肪組織中包含80%~85%的脂肪、10%的水分和2%的蛋白質。
成年後開始肥胖或是在短時間內肥胖的主要是因為脂肪細胞肥大,其體內的脂肪胞數目沒有多大的增加的。相反的,從孩童開始肥胖或者是緩慢和長期地肥胖的人士,他們體內的脂肪細胞不但體積增加而且數量同樣增加。
繼續閱讀
體重的評估
■台灣地區較常用的標準體重計算公式如下: 男性成人標準體重〈公斤〉=〈身高公分值 - 80〉× 0.7 女性成人標準體重〈公斤〉=〈身高公分值 - 70〉× 0.6
■以下為台灣成人的理想體重標準:
|
繼續閱讀
肥胖和各種疾病的關係
一般人常以外觀來評論印象分數,尤其是身材姣好的女性大受歡迎。因此肥胖患者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隱約透露出貪婪、好吃懶惰的訊息,這樣的刻板印象對肥胖者不但是一種成見和歧視,也造成了肥胖者的心理壓力,例被同事揶揄、嘲弄、訕笑或排斥,變得畏縮、膽怯而影響工作表現;而肥胖青少年也常因為體型而缺乏自信,有退縮、內向、孤僻的個性;這些不良心理現象都會影響肥胖者的社會適應力。基於肥胖對於健康的影響之巨,所以肥胖已不只是單純的美觀及身材問題了。目前醫學研究,約可歸納出11種因肥胖可能導致的疾病:
一、睡眠呼吸停止症
因打鼾發生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有三分之一是肥胖者,乃因肥胖者容易發生咽喉氣道狹窄之故。事實上,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影響不僅於此。據研究,該患者患高血壓的機會是一般人的2倍、缺血性心臟病是一般人的3倍、腦中風則是一般人的4倍。另有報告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有較高比率發生心肌梗塞,同時長期睡眠呼吸中止也容易出現右心室衰竭,患者也因此影響記憶力,嚴重打鼾更會發生情感及情緒上的改變。如果以上症狀仍無法說服您減肥,再告訴您一個更可怕的事實,睡眠中止症的患者不但容易有黑眼圈,也因長期以口呼吸將導致臉型變型,愛美的您還是減肥吧!
二、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是人體內構成脂肪的膽固醇、中性脂肪、即三酸甘油脂過高所致,高血脂症最可怕的地方是在檢查前,大多數毫無症狀,但往往已因為高血脂症引發血管硬化,或產生高血壓等疾病之後才發現,是造成心臟疾病致死極重要的原因。一般說來,除了肥胖者易發生高血脂症外,嗜吃高膽固醇食物、缺乏運動者等,都有較高的機會罹患高血脂症。
繼續閱讀
肥胖催人老的新證據
【大紀元訊】據美國之音報導,長久以來人們就知道,肥胖除了會造成心臟的負擔之外,還會引起許多其他種類的疾病。最近,科學研究人員發現,肥胖還會讓人加速老化,這是由於脂肪細胞加速天然老化過程而造成的結果。可使人提早老化近9年
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們最近獲得直接的證據,證明肥胖會加速老化,一個人的體重越重,他的細胞在分子水平上也就越顯得老化,肥胖可以使一個人的年齡提早老化將近9年。
科學家們發現:很多和體重過重有關的健康方面的問題,都是由於脂肪細胞加速天然老化過程而造成的,這些問題包括心臟病、癌症、糖尿病和風濕病。
未老先病
倫敦聖湯馬士醫院的史派克‧托教授領導了一個研究小組,他說:「我們知道肥胖會增加你罹患很多種疾病的危險,會縮短你的壽命。我們現在又發現:肥胖實際上會加速老化的過程。」
他說,從表面上看,肥胖的人可能並沒有甚麼明顯的症狀,因為他們可能沒有很多皺紋,但是,在身體內部,他們正在加速老化。有很多兒童因為過於肥胖,很早就患有一般成年人才會罹患的糖尿病,到了青年一代,患病的人數多得驚人。
史派克‧托說,肥胖會使整個人體的新陳代謝發生變化,因而促進老化,也增加罹患由於老化帶來的各種疾病的危險。
繼續閱讀
肥胖女性易生四種病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普遍吃得好、動得少,再加上進入高科技、智慧化時代,大幅度降低了人類體力的付出,致使肥胖人數猛增。肥胖不僅影響體型美,還會給身體帶來一些危害及併發多種疾病,對人體有很大的影響。人們所熟知的有肥胖導致的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人們往往不知道,肥胖婦女還易合併一些婦科疾病,如:卵巢機能不全、子宮內膜癌、卵巢癌、不孕症等病症,記者為此採訪了北京友誼醫院婦產科主任吳珊珊教授和物理醫學康復科主治醫師方琳。
疾病一:乳腺癌
大部分以腹部肥胖為主的女性,腹部脂肪雖然容易消除,卻對心血管病和乳腺癌具有較大的潛在危害。而且,乳腺癌的發生、發展與雌激素有關,肥胖婦女體內雌激素除卵巢分泌的一部分之外,還可由脂肪組織生成相當可觀的雌激素,雌激素水平越高越易患乳腺癌。因此,女性控制體重才是預防乳腺癌不可忽視的措施之一。
繼續閱讀
肥胖者易患老年癡呆症
最近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顯示:和高膽固醇、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等高危因數一樣,肥胖可能會增加他們患老年癡呆症的危險,至少對女性是如此。研究人員對392名70歲以上的瑞典老年自願者進行了為期18年的隨訪研究,每隔五年分別對其做包括腦掃描在內的全面體檢。結果發現,對79至88歲患老年癡呆症的女患者而言,其體重在70、75和79歲時都明顯超重,體重指數(BMI)要比非癡呆患者增加大約4個點,相當於BMI值為正常的25時每加大1個點,患老年癡呆症的危險就將明顯增加36%。男性自願者雖然沒有發現類似的相關聯繫,但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與自願者的個例太少而且很少有人活過了這18年有關。
繼續閱讀
肥胖會加重卵巢癌病情
新華網倫敦9月3日電(記者葛秋芳) 肥胖會引發多種疾病,還會在癌症襲擊人體時“助紂為虐”。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肥胖女性患卵巢癌後的死亡率比正常體重患者要高。據英國《衛報》近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對216名患卵巢癌的女性進行了比較研究,其中35人為肥胖者,108人體重正常。研究結果表明,肥胖患者不僅存活率低,而且接受治療後癌症復發的幾率也高,原因是她們的脂肪組織會分泌一種激素或蛋白質,導致卵巢癌細胞過度生長。
繼續閱讀
專家稱約50%肥胖者將來會患糖尿病
2007年11月13日,讀者在湖北宜昌市新華書店裏閱讀有關防治糖尿病的書籍。據衛生部2006年發布的信息:目前中國糖尿病患病率約為3%,患病人數高達2300萬人,血糖調節異常(糖尿病前期)人群為3300萬人。以往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Ⅱ型糖尿病,近年來在中年人和青少年中逐漸增多。
今日是第17個“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是糖尿病與兒童青少年。省人民醫院糖尿病專家表示,小胖墩兒已成為Ⅱ型糖尿病的危險人群,肥胖和超重導致胰島功能逐漸衰竭是糖尿病呈現低齡化趨勢的主要原因。
兩個月前,省人民醫院對鄭州市內212名1到14歲的小胖孩兒進行血液檢查,發現血糖代謝異常者70人,佔被檢人數的33%,其中有5人被確診為糖尿病,而Ⅱ型糖尿病患者就有3人,佔被檢人數的1.3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