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植物介紹─鹽膚木
只能用鹽膚木製作的蔗架
鹽膚木的花鹽膚木:
別名:山鹽青、埔鹽
分布:台灣平地山麓至1200公尺之向陽坡地為先趨植物。
特徵:屬漆樹科,落葉性小喬木,葉為一回奇數羽狀複葉,小葉有四至六對,紙質,無小葉柄,卵狀橢圓形,邊緣有鈍鋸齒。秋天開黃白色花,小花多數密生,排列成複雜的圓錐花序,花瓣五片,雄蕊五枚,柱頭三裂;核果扁球形,成熟時常為橙紅色。果熟在十二月至昱年一月間;採成熟小核果,剝取含豐富鹽之果皮(他的的鹽分來自於土壤,由根部吸收在果皮上析出來。植物本身對某些礦物質有累積的作用,例如五節芒對矽的吸收即是。),可作為食鹽代用品,在登山急難時非常有用。為原住民的鹽巴,日本佔領台灣之初,遭受原著民的反抗,日人用封鎖食鹽的方式逼降,原住民就用鹽膚木小核果的鹽巴度過難關。
鹽膚木的樹枝乾燥後不易受潮、質輕,丟入水中不會下沉,原住民將其小樹枝做為試探河中深潭漩渦之用。易升火,但會爆火花,魯凱族人將羅氏鹽膚木應用在打獵上。將它製成木炭粉後,加水煮熱,放入硝酸及硫磺,煮至黏稠狀即是獵槍和原住民土製散彈的原料之一。
客家人則運用其樹枝叢生分叉,自然彎曲的形狀,以及乾燥後不易受潮質輕的特性,做成蔗架,是早期扛木頭的一種工具。
在鹽膚木的葉子上常會發現狀似果實的附著物,會懷疑這是果實嗎?果實怎麼會結在樹葉上呢! 原來它是五倍子蚜虫的虫癭。所謂虫癭就是昆虫寄生在植物體內,由於昆虫分泌物的刺激,植物寄生部位組織細胞迅速增長成“瘤”,就是虫癭。破開虫癭能看到裡面的昆虫。五倍子的虫癭含有單寧,是鞣革,醫藥等工業原料。因而寄生植物鹽膚木是重要的經濟植物。
發表於 2006/12/06 07:47 PM
|
未分類[]
|
回應 []
|
引用[]
| 人氣 [
]
| 推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