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無常 回頭是岸
有一段時間沒有上來PO文了。一是因為工作太忙,二是因為家裡電腦中毒,索性懶得處理,也可以減少上網時間。不過,有上網的時候總是會來這裡,以及參訪香光 Sofia 的網站,希望多增加自己的道心。
最近週遭的朋友,發生了蠻多的事情。多半是身體有病苦。已經忘記是那位師父說過的: 學佛,許多時候是需要一些年紀才能有所體會。我想,我自己已經是到了這個年紀了。尤其是看見許多生命裡的因果報應關係,就發生在自己身邊.....
上週的時候,我突然聽到以前最好的一個朋友,得到猛爆性肝炎。而且立刻住進了台大加護病房,這一病就是二個月,而且必須要換肝才能救回一命。為了籌措醫藥費,他的媽媽、哥哥都賣掉了房子。週六才要飛去大陸進行換肝....
我跟他是研究所的同學,那個時候常常都跑佛寺。我記得他曾經問過我: 我這一輩子都過得很順利,為何還要求來生去更好的地方呢? 想到這裡,我心裡其實很感觸......
希望有緣看到這篇文章的佛友們,也能幫他一起念佛。大家都要體會生命是無常的,能夠把握時光修福念佛才是最珍貴的。因為當有一天自己倒下來的時候,一切都變得太晚。雖然佛法慈悲,即使臨終最後一念十念都能往生淨土。但那也是過去善根深厚之人。多半我們還是要靠這一生努力親近善法,培養自己善根福德。
我也感恩佛菩薩一直在我身邊說法。種種人生的示現都是要自己明白: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 自己要更覺悟、更努力把握時光......
許多人應該也都看過2012 這部電影。捫心自問,這些年以來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的破壞,其實人類的共業就在眼前了。誠如淨空老法師說的: 大災難來了,不是壞事情。善人可以早一點往生西方極樂。惡人早一點離開世界,也不會再造更多的惡。都是好事 !!
我想自己的問題是: 有沒有抓緊時間,做最大的修持 !!
最後希望佛菩薩保佑我的好友度過這次難過,重新獲得更多的學習佛法的機緣。也希望能藉此激發出我們的道心,認真的修福念佛,幫助其他苦難眾生。
繼續閱讀
瑪雅人曆法預言--2012年人類將走向全新的文明
如果我們把人生最後的時間表訂在2012年,那麼對於學佛與念佛的態度是否截然不同 ?!http://blog.yam.com/eqsmile/article/504251
繼續閱讀
都是自己心念所變現的
自己生活的空間,其實都是由自己的念頭所變現的。這是佛法教導我們的一個非常根本並且重要的道理。所以,要讓自己生活的境界美滿,就要改變自己的心念。時時保持正念(清淨心和善心),就是在莊嚴自己的道場。反之,讓貪嗔痴諸惡念橫行,就是在為自己的三惡道鋪路。
繼續閱讀
寫給媽媽的佛法書
這次在過年的期間裡,經過書店買了一本『寫給媽媽的佛法書』。這本書先前也是佛友Sofia推薦的,我翻了一下很合適全家人閱讀。於是就買了下來送給老婆 (其實是自己想看)。
其實,對於有孩子的父母親就會深刻的體會,教養孩子的過程就是面對自己修行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它不會依照你的計畫與期望來發生....。所以,你會遇到自己的煩惱習氣,還有許多的執著。原本還以為修行工夫不錯的,遇到孩子以後就會發現好像都破功了....。但是,這卻又是一另一難得而珍貴的禮物,幫助我們檢視自己。
如果覺得一般的佛書太難以體會的話,或許這本書能夠以一個更貼近生活的角度來詮釋修行態度。分享給大家。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65561
繼續閱讀
第十八願
佛友Sofia 有一篇『第十八願』的文章。它對於我們學習淨土的人來說,是很有啟發也很有鼓勵的。我特別的把它的來源放在後面: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hin201/3/1311730133/20090105192739/
念佛想要有一點點的功夫,若是沒有懇切的心是決定得不到的。這份懇切的心,夏老居士把它稱為『真幹』。念佛的心,有沒有比喜歡吃、喜歡聽、喜歡看、喜歡玩....的力量更強 ?! 若沒有,那麼世俗的力量就大過淨業。心不清淨,往生當然沒有指望。所以,我們念佛人都要一點一滴地在生活裡面堪驗這些東西。
為自己要跳脫輪迴之苦而念佛。要為世間苦難眾生念佛。大家都要精進! 要更努力!
繼續閱讀
回到最簡單、基本的事
這一陣子心裡有一番體悟,或者說是有一番反省: 愈簡單、愈基本的事情,若能做得好、持之以恆,就是莫大功夫。譬如念佛,能不能每天堅持定課,一天不缺? 能不能每天運動,或者勞動,以身養心 ? 能不能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 ?
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往往都會被我們生活的不良的習性所束縛。能夠努力而堅持的做到這些基本的事情,就是在跟自己的煩惱習氣對抗。
繼續閱讀
改變從現在開始
在生活裡修行,這幾個字眼常常出現在我的心裡。我知道上佛寺、聽經、乃至念佛,都不一定算是修行。唯有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方是真修行。所以,每天的職場工作,家務勞作,親子對待,夫妻相處....真的都一點一滴的學習歷事練心嗎? 還是增長自己的煩惱、妄想、脾氣而已 ?任何的轉變都需要一些動力: 好的初心、一些堅持,才能幫助我們上路。有了好的體驗,也就容易加強我們的信心,更義無反顧的走下去。
最近半年多的時間,我開始騎單車的過程,也有類似的驚喜。一開始的時候早上要五點多爬起床,弄到有點精神不繼。可是一點一滴克服下來,竟然也開始體會到騎單車的樂趣,流汗、早起、親近自然....都是無價的珍寶。
改變,應該就從現在開始。
繼續閱讀
媽媽是最初的老師
最近剛剛讀了一本天下文化出版的《媽媽是最初的老師》。這本書原本是老婆買來自己要讀的,但被擱置了一段時間。有一天被我恰巧翻到,很快的就吸引我的目光,最後幾乎看完大半。書的內容是談了許多親子教養,以及作者許多家庭裡的生活體驗與感受。不過,它所帶給我的感受卻很不一樣。因為,她(作者) 所實踐的正是從生活中修行的態度。
有小孩的人,其實很能夠體會種種的家事是非常瑣碎、忙碌而且很少有新鮮樂趣的。但是,作者BuBu卻能夠換成另外一種心情,用定靜的心態來面對,於是也就創造出另外一種生活的美感。
另外一個深刻的感觸是,淨空法師在講席裡曾提到『主婦菩薩』的概念。一個家庭主婦,能夠在家裡行六度,那麼家庭就變成她莊嚴道場。雖然,這個想法並不難理解,但是一般人總是很難以在柴米油鹽中超脫與領悟。而這本書幫助我們拉近這樣的距離。
母親的角色,長久以來總被忽略與矮化。但是,其實能夠真正扮演好這樣角色的人,才是這個社會真正安定與淨化的一股力量。
生活環境與心靈始終是不可二分的。一個能創造優雅、井然有條理環境的人必然有一顆潔淨的心靈。而清淨的心靈,也必定創造出美好而明潔的生活環境。這個觀念延伸下去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事與理。
在紛紛擾擾的事局裡,我們應該長養的是這顆具有美感的心。柔軟、清淨並且堅定。原來都是不衝突的東西。
作者還有一個部落格,歡迎大家上去看看。
http://www.wretch.cc/blog/bubutsai
繼續閱讀
共同學習因果教育
鍾茂森博士一系列有關因果教育的講演,對於我們學習佛法有很大的幫助。往往我們煩煩習氣不能克服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不是真正了解因果的道理。不知道凡起一個惡的念頭、惡的行為,就一定會有惡報。真正把因果的事理搞清楚了,警惕的心就生了起來。希望改變人生命運的同修們,不妨也都多聽聽這些演講。
http://ft.amtb.tw/MultiPortal/m_jk.aspx?if_height=3333&s_class=%e5%9b%a0%e6%9e%9c%e6%95%99%e8%82%b2
繼續閱讀
聽經的一個方法
大約是在農曆過年以前,反省到自己聽經、讀經的機會減少了很多。聽經的時間減少了,對於我這種業障重的人來說,煩惱習氣就很不容易克服。於是在農曆年以後,自己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利用MP3這種方便的工具,將淨空老法師講經的內容都放進去,如此一來隨時只要有空就可以拿出來聽經,或者是念佛。而不再受限於需要電視,或者隨時需要帶著經書。一段時間施行下來,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分享這一點心得是因為,還是深刻的體驗到淨空老法師常講:我們凡夫修行所以失敗的主因之一就是薰習的時間不夠長。所以煩惱習氣戰勝了正念。要解決這個問題的好方法,還是需要多聽經,而且密集不中斷的繼續下去。拜高科技之賜有了像是MP3這樣的小東西,聽經就完全沒有障礙了。
繼續閱讀
心電感應
今年過年的時候,好像是在Discovery頻道看見一個很有意思的節目。它是一個科學實驗,發現許多與家裡感情親密的狗,牠們有預知主人回家的能力。攝影機同時觀察外出的狗主人以及狗的反應,幾乎當主人決定要回家的那個念頭一起,小狗立刻就收到了這個心電感應。這個節目給我幾個啟示: 其實這種覺知的能力本來就是眾生都具足的,只可惜我們都喪失本有的能力。曠野的聲音這本書裡也提到澳洲的土人,都可以透過心電感應的方式來相互溝通。此外,心念的力量真的只要一起,立刻就能周遍法界。任何的念頭決定是天地鬼神,甚至動物都能覺察。
人雖自稱萬物之靈,但是在許多能力方面反而遠不如其他動物。若尚不知修道、修善,真的就連畜牲都不如了。
繼續閱讀
當求精進,勿臨渴掘井
前些時日,小孩生病住院。期間因為病情一度轉壞,所以念佛的心情便更加懇切起來。好在後來情況一切正常,也順利出院回家休養。這段照顧的期間裡,我更加深體會到《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的『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這段經文。
大概是因為自己真的為人父母了,當孩子生病時,內心的那種牽掛之心,便會強烈的升起來。然而,阿彌陀佛憶念眾生,卻正也和父母念子相同。只可惜眾生總是容易忘記父母,耽溺塵情。父母所念再深,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啊!
吾等凡夫,總是要臨到生死大難時,才會真正省悟幾分。這也便是印祖等諸祖師大德,總是殷殷告誡,當痛念生死,以苦為師。試想,有幾個人真正能夠在飛黃騰達,得意順遂時升起道心,欲求出離?
所以,總要珍惜身邊的苦難、挫折、不如意。把它當作是自己的善知識。因為若不是這些阻礙橫逆,學佛、念佛、求生西方的心是決定發不起來的。早一天覺悟,早一天真修行,就早一天有把握。臨渴掘井,總是為之太遲。
繼續閱讀
出離心很重要
往往我們學佛、念佛的心不懇切,功夫不得力,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出離心』不夠。換句話說也就是貪戀紅塵。什麼是貪戀紅塵 ? 比方說百貨週年慶到了,要去逛逛,給自己買點東西。甚至大家排隊去搶購。最好又有好看的電影、電視了,趕緊也去看看。聽說那一間餐廳很好吃,也想要去嚐鮮、試吃看看.....
前幾天公視有一段紀錄片,提到死亡這個問題。有一位不滿四十歲的先生本來忙著拼事業,後來發現得了癌症,人生的價值順序開始變化。以前是事業→家庭,後來認為是溫暖的親情→規律的生活→事業。
身體的病痛,世間的災禍,往往都能讓我們生起出離心。然而真正的問題是,我們能不能早一點點覺悟這個真相,然後做一些可以改變的努力 ?
選擇自殺的人,其實也有出離心。但是可惜的是他還不知道生命有更好的出路。真正的念佛人,也要有堅定的出離心。因為他知道生命還可以有更高層次的超越,還有一個比這個世間更圓滿自在的世界 (西方極樂世界)。
繼續閱讀
勸修念佛法門-圓瑛老法師
日前佛友留言,希望能將圓瑛老法師的《勸修念佛法門》放在我的部落格上面。因為自己最近雜務變多,所以未能及時的完成。今天特地把它放上來,同時也把它放到"推薦經典(續)"的連結當中。希望大家不妨多多去參閱。http://book.bfnn.org/books/0346.htm而我自己也會抽空節錄部份的內容,分享給無暇細讀的朋友。
繼續閱讀
念死與求生
學佛修行的功夫要真正得力,有一件事常常被我們疏忽了。那就是真為了生死。這件事往往在我們初發心學佛時,確實是很真切猛力的,然後隨著時間、年紀的增長卻慢慢的生疏。所以,修行功夫不得力,念佛得不到感應。關於這一件事,印祖在他老人家的文鈔裡幾乎是反反覆覆、苦口婆心的一勸再勸,可惜真正明白進而實踐的終究還是少數。
在自己學習與接觸的典籍、故事裡,我發現有兩種人是容易成就的。一種是常常接觸經教,把西方淨土的好處、利益、殊勝,通通明白以後,生起了無比嚮往之心,所以認真努力的念佛。另外一種則是遇到疾病、災難、無常,對於這個人生看淡、看破了,所以生起了一種高度的厭離心,然後一心一意地念佛,求生淨土。而剩下的,就變成了半調子。對於西方淨土並沒有真正的嚮往,對於這個世間也沒有真正的厭離。
我反省一件事,如果我們知道自己的壽命還有一個月、一個禮拜,那麼心行的改變是什麼 ? 還是會一樣悠悠忽忽地讀經、聽經、念佛嗎 ? 還是一樣會喜歡逛街、看電視、看報紙,關心那些政治與影劇圈的種種話題嗎 ?
記得淨空老法師在談到陳俊彥菩薩往生紀實時,曾提到:所有真正往生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他們真正放下萬緣,把全副的身心都交付在阿彌陀佛身上。不閒話、不看電視、不看報紙....只有一句阿彌陀佛而已。為什麼他們能做到 ? 因為他知道自己已經來日無多了。
念死,教導我們如何真正求生。
繼續閱讀
戒邪淫
昨天參觀了一個網站《戒邪淫論壇》http://jzf.cixin.org/bbs.jiexieyin.org/,裡面的文章多半以戒淫、戒殺以及勸修淨土等為主。這對於我們力行斷惡修善的工夫來說,其實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尤其是現在網路的發達,對於情色圖片或者文章的取得更是比起以前更加方便。稍稍克制力量不夠,就容易陷進去而無法自拔。印光大師過去有許多的文章也都不斷的勸誡『淫慾』這方面的事情。因為,淫慾是很容易犯,特別是聰明人,而且也不容易戒除的。
對於修持淨土的人來說,如果淫欲心不轉淡,進而漸漸斷除,那麼念佛也決定不會有感應。因為與佛心相隔離的緣故。
有志於道業的同修,不能不一起勉力修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