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2008/02/24
后沙村景


后沙村闢建之初,原名「后倉」,據《后沙許氏族譜》記載,該村開基始祖許少闢於宋末來金門任「倉吏」,定居於此,故取名「后倉」,意「后有倉場」。
註:宋代在全國各地設置收維糧米之場所,稱為倉場,用於平穩米價及備荒賑災用。

許氏一族來此任倉使,後裔繁衍成村,後代有許東興、號許百萬,官至總兵,裔孫有遷至澎湖及新加坡。


后沙石佛 后沙村內只看見此石敢當,是直接寫在牆上唷。


鎮南宮修建誌

后沙位置在金門中段之北側,北為后江灣,東有珩厝村,西為嚨口村,南邊可望雙乳山,西南與西山及后盤山為鄰。

后沙風獅爺96年1月1 日重新設置

后沙水尾宮風獅爺重建落成誌



建於清同治年間,后沙許氏五房許丕騰赴新加坡經商致富,衣錦還鄉於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興建了此宅,屬於一落雙突歸二櫸頭,櫸頭還設有東西廳,是少見的建築格局。


門楣上方『太和翔洽』 櫃檯腳


萬字不斷堵壁 八角、十字、六角型組砌
許氏返回僑居地之後,因家道中落要把此宅於一千二百銀元賣給同為金門華僑的山后人,這消息被同村的新加坡華僑許丕簡知道後,認為該屋被拆除可惜,並有損村譽,故以一千五百銀元買下,免除落入外村人之手。日軍占領金門時候,日軍曾居住在此,修建了衛浴間。

后沙空拍
本文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