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浦頭村景

天鳳宮主奉小姐娘媽
莊氏家廟
西浦頭莊氏子孫乃莊崇仁公曾孫貽力公由同安祥露至金門擇居。 《莊氏西柱世系譜》記金門西浦頭莊氏始祖“諱洪實,字崇仁,公生於皇明正統已巳年,卒於正德壬申
莊氏家廟
明永曆年間有永春派莊貽力者,自同安祥露來金營商,定居錦浦莊就是現在的西浦頭,村內現今也是莊姓為大姓,後裔又有分居至後浦者
靈濟宮主奉朱邢李王爺
村內的洋樓有不少,祥溪衍派
浦是水瀕之意,本村原位居深入內陸海灣的盡頭,故俗稱『浦頭』。因東半島也有浦頭的聚落,且均瀕海岸,為免混淆,東半島者稱『後浦頭』,西半島者稱『西浦頭』以資區別。
一落馬背脊二櫸頭加左突歸,前有照壁。
西浦頭曾是古寧頭大戰的主要戰場之一,大慨是戰爭的關係,村內保存比較完整的閩南古厝不是很多。
二落燕尾脊
西浦頭村位居金門西北方,北隔慈湖農莊與林厝接壤,東與安岐村相鄰,西為慈湖,西南有蝠山(煙墩山)又名浦頭山,南與山灶為鄰。
浦之意本指江海湖港邊沿之陸地,南宋時期有泉州江曾從龍者,發眾來浯洲(金門)開墾埭田,其埭田區西至古寧頭南山,東至西浦頭海邊(慈湖農莊及李光前廟一帶)其埭田稱之為曾氏埭田。
村內一景
說到鹽場在金門想到的就是西園,但在民國五年以前西浦頭鹽坵計七百五十坎,鹽埕不見的原因,說來是從民國二年廈門鹽務總局在後浦設立鹽埠開始,全島之鹽須到鹽埠購買,但鹽是從外地運來,品質不如本地鹽又貴,金門的所產之鹽被總局定價放購,轉銷內地,又怕居民偷藏,又派兵駐守各鹽場,但長久下來軍費開銷太大了,就下令剷了各地鹽埕了,只留下西園和烈嶼二地之鹽埕。
村內的一株大榕樹
村郊的李光前廟,正是為奉祀在戰役中犧牲的李光前團長及烈士忠魂而建的廟宇。每年農曆九月初八,在李光前殉國日,金門西浦頭村民會舉辦醮慶及巡安活動。